專題 2020記取三農力量—年終特稿 在2020年終,這個特殊的時刻,新京報記者回顧過去一年中發生在鄉村的事件,記錄下這一年中的變化。 [全文] 2020 記取鄉土中國的鉅變和力量 抗疫:300多萬個鄉村爆發的中國力量 十七連豐!端牢中國飯碗 共築世界糧安 專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專題 回望脱貧路 回望來路,這條脱貧攻堅之路上,太多人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,也留下了足以銘刻歷史的痕跡。 [全文] 告別“絕對貧困” 記取“戰貧”偉績 回望脱貧路①丨雲南屏邊用科技扶貧 村民靠現代種植業增收 回望脱貧路②丨住進樓房 就近上班 異地搬遷貧困户開啓新生活 專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通州西集車屯村頭茬“科技草莓”成熟上市 鄉聞 1.1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農業農村部: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抓好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 鄉聞 1.2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福建永春山頂村打造“彩虹路” 今年6月全線完工 由於施劃了紅黃藍交通線,改造後的通村路變成了“彩虹路” [全文] 鄉影 2.9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寒潮天氣防禦工作 鄉聞 1.2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延慶打出鄉村公路管理“組合拳” 今年全面推廣鄉村公路路長制 鄉聞 1.4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苦蕎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苦蕎如何傳向世界 鄉聞 2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今年“國產車釐子”價格更便宜?可能是進口貨假冒 早熟的大櫻桃下週便可收穫,國產大櫻桃一般要等到春節後才會大量上市 [全文] 鄉聞 2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女白領變身農業“狂人” 花光多年職場積蓄蓋蔬菜大棚 鄉影 1.9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今年過年不回鄉②丨不回家的菜農 這個春節或許會更忙 今年在北京過年,她打算好好感受一下北京的春節,不過,更大的可能是在地裏忙碌 [全文] 鄉影 1.9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穩價保供 每天300噸大米坐火車供給石家莊 大米是乘列車到達石家莊的,到站後通過中和農信分公司運往商超和菜店,而蔬菜主要是依靠供銷系統的司機 [全文] 鄉聞 2.3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7.8% 鄉聞 2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湖南寧鄉發現萬餘枚古錢幣 文物局:多為宋朝鑄造 鄉聞 2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今年過年不回鄉①丨在京的河北涿州人:特殊時期給家鄉減輕負擔 北漂十多個年頭,今年將第一次留在北京過春節 [全文] 鄉情 2.9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且把他鄉作故鄉 新京報記者將採訪一些留在北京過春節的人,他們來自不同的故鄉,來自不同的行業 [全文] 鄉情 2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通州馬駒橋鎮二批小微提升項目“考試”通過 惠及多村村民 鄉聞 2.0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跡象 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 鄉聞 2.4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怎樣彌補鄉村公共衞生短板?多位學者建言如何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社會公共服務的提升,是未來鄉村振興中的戰略問題,也是重要的政策問題 [全文] 鄉論 2.6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18只亞洲象“組團”進村覓食 當地已為村民上保險 受損可獲賠 目前,雲南墨江縣也已經通過聘請村民作為監測員,加強象羣的預警防範 [全文] 鄉聞 2.4萬 +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 12345678 下一頁 最熱 1 一億蛋雞亟需飼料 湖北要求保障飼料和肉蛋奶運輸暢通 81.6萬 2 高級畜牧師劉克俊:人工養殖的竹鼠並不等於野生動物 53.8萬 3 壽光捐獻蔬菜被賣?武漢商務局:處理方式“實事求是” 36.0萬 4 山東濰坊四月飄雪 剛冒芽的香椿遭了殃? 32.2萬 5 温鐵軍:鄉村必鬚髮動羣眾形成防疫體系 31.6萬 6 10萬個羅漢果送達武漢,官方:捐贈物需提前登記統籌 29.2萬 7 青島現首例新型肺炎後 150公里外的村民每天羣裏科普 26.9萬 8 河北邢台清河縣“再封村”?主要為檢測體温查相關證件 23.1萬 9 竹鼠還能不能吃?專家建議:非常時期不要食用 22.6萬 10 這個山東的小村 出了兩位抗疫英雄 18.9萬 最新 通州西集車屯村頭茬“科技草莓”成熟上市 18小時前 農業農村部: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抓好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 1天前 福建永春山頂村打造“彩虹路” 今年6月全線完工 1天前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寒潮天氣防禦工作 1天前 延慶打出鄉村公路管理“組合拳” 今年全面推廣鄉村公路路長制 2天前 苦蕎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苦蕎如何傳向世界 2天前 今年“國產車釐子”價格更便宜?可能是進口貨假冒 2天前 女白領變身農業“狂人” 花光多年職場積蓄蓋蔬菜大棚 2天前 今年過年不回鄉②丨不回家的菜農 這個春節或許會更忙 2天前 穩價保供 每天300噸大米坐火車供給石家莊 3天前